复现研报原文:
/wiki/static/upload/02/028fac5d-a33a-43a4-b7aa-4e273234aed3.pdf
\
/wiki/static/upload/cd/cd006d24-e4b4-4e9b-a9a6-9bc5b51cefe3.pdf
更新时间:2025-03-12 06:21
量化投资领域中,因子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策略。因子投资策略通过提取市场中的某些特征(如价值、动量、规模等),并以此来构建投资组合。本文介绍的策略主要采用了小市值因子和动量因子,目的是在全A股市场中最大化年化收益率。
小市值因子(Size Factor)指的是选取市值较小的股票进行投资。根据“规模效应”理论,市值较小的股票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动量因子(Momentum Factor)则是选取价格上升趋势明显的股票进行投资。动量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惯性效应”,即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走势会继续保持。
这两个因子的结合可以捕捉到市场中的不同特征,从而提高策略的收益。需要注意
更新时间:2024-06-25 09:38
Q1:A股轮动很快,有没有行业,概念板块的行情数据?资金,成交量,市值等方面的数据,便于跟踪轮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T4y117cS?share%5Fsource=copy%5Fweb
[https://bigquant.com/codesharev2/96bad7bf-eba9-4c12-a438-39c980d76702](https://bigquan
更新时间:2024-06-07 10:55
A股表现整体呈现震荡趋势,熊市周期长,且经常出现虽然指数跌幅较低,但市场上的个股跌幅较大。于是提出猜想:是否能找到比较抗跌的策略,在市场表现一般的时候策略回测较小。
策略的特点:在大盘下跌时,策略相对大盘比较抗跌,策略回撤相对小。
策略的目标市场:中小板(波动率高,活跃度高,流动率高,做出alpha可能性高;且在反转时,上涨的幅度较大)
2个技术指标因子+1个换手率因子+1个资金流因子+1个量价因子
。基本方法是在度量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相关系数的基础上设计了风险偏好指数。 该报告在借鉴 A. D.Persaud 风险偏好指数的基础上,根据中国股市
更新时间:2023-04-23 15:28
近期,A股市场大幅反弹,量化股票多头策略业绩显著回升,不少产品年内业绩扭亏为盈。多家量化私募表示,正在积极备战明年市场,新产品的发行计划正在有序推进。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量化私募明汯投资目前正与多家合作伙伴积极推进2023年度计划,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和配置需求做好沟通和服务;启林投资主要布局中证1000指数增强和混合多策略产品线;平方和投资基于对未来市场行情的乐观判断,重点布局量化多头产品,与主流渠道合作的产品多为量化多头和指增类产品。
量化行业深入发展,量化策略逐步走进大家的视野,投资者对量化策略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行业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整体表现疲软,量化策略凭借着相对稳健的表
更新时间:2022-12-12 06:04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七十六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开发了一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从股票收益中提取公共定价因子的方法,使用该方法,作者得到了三个定价因子,它们相比当前使用的主流因子模型在横截面收益解释程度方面表现更好。回到A股市场,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因子模型有助于更深入了解股票特征因子在横截面中定价中的联动效应,将具有超额收益的因子分离出来。
模型分为两步构建:第一步,对多个可以预测未来股票收益的特征变量(如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动量等)进行Fama MacB
更新时间:2022-10-31 10:56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一百一十二篇,文献研究了股票定价的效率与投资者的短线交易行为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分析了三种最著名的股票回报异象:动量、反转和净发行异象。发现较长持有期的投资者信息更充足,短线投资者较多的股票,股票回报率的异象更强。回到 A 股市场,也可以采取类似地算法测试股票不同的机构持有人性质会对因子收益造成的影响。
持有期指标的测算通过计算机构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的加权指标来计算每个机构投资者对每只股票的持有时间,并以持有股票的时间加权,在股票层面汇总,得到 Stock Duration 指标。
“Transient”指标是由 Bushee 提出的,将机构投资者分为三
更新时间:2022-10-24 06:54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六十三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凸显效应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凸显性投资者的注意力通常被吸引到显著上涨的股票上,对这些股票产生了过高的需求,导致股票估值过高、未来回报率降低。而具有显著下跌特点的股票则被低估,未来会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
回到A股市场,从因子构建角度来看,凸显性因子本质上是对反转因子的切割和改进,对于上涨、下跌的程度给予不同权重,进行历史收益的加权组合,一方面为动量类因子的构建提供了改进思路,另一方面可扩展到财务因子的研究中,观察是否可应用于区分公司的基本面恶化或超预期程度。
**高凸显性的股票将比低凸
更新时间:2022-10-20 06:10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六十一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对非流动性指标ILLIQ及其组成部分IDVOL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 ILLIQ中被IDVOL忽略的部分包含与流动性不足相关的信息,且在股票横截面收益和时间序列收益上都具有显著的定价能力。
回到A股市场,非流动性因子是一个较为常用的价量因子,其背后的收益来源值得深入探讨,借鉴本文的分解方法观察其组成部分对股票收益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扩充因子库。
Lou和Shu对ILLIQ进行分解
更新时间:2022-10-20 06:10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五十九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使用企业的现金流特征来判断公司所处哪个生命周期。现金流特征分类法计算简便,且不受分布假设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现金流特征分类下的生命周期对公司未来盈利和股票收益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回到A股市场,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视角,可以比较现金流特征法和财务指标法(资本支出、股息支付率、年龄和营收增长率)的分类结果的合理性,用股票收益和盈利增速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评判。此外,我们也可以检验PB-ROE策略、超预期类策略、投机类策略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域中的选股效果,*
更新时间:2022-10-20 06:10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五十三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了共同基金持仓拥挤度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作者通过构建一种新的表征基金持仓拥挤度的指标来研究拥挤交易对股票回报的影响。
回到A股市场,拥挤度通常指的是策略的拥挤程度,用以解释某些alpha策略为何失效,而主动基金的持仓信息目前仍是一个尚待挖掘的领域,从基金持仓拥挤度视角构建选股因子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可以通过观察其选股效果以及与流动性、分析师覆盖度等常用因子的相关系数来综合评价该因子的实用性。
拥挤行为会扭曲股票价格并
更新时间:2022-10-20 06:08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四十三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了预期管理与两大具有经济意义的收益规律之间的联系:业绩公告溢价和收益季节性。作者引入常用的公司特征来作为公司预期管理动机的代理变量,研究表明替代指标EMI对公司的业绩惊喜和收益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回到A股市场,我们常常听闻XX股因为“超预期不达预期”导致股价下跌,如何刻画预期和预期的预期对于量化而言通常是一个难题,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献的做法,将预期管理、分析师盈利预测和公司公告期前后的股价表现联系起来,构建事件冲击类策略。
作者
更新时间:2022-10-20 05:59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四十一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了投资者对财报措辞变化的“惰性”,以及年报措辞的变化所包含的信息。研究表明企业财报语言和结构的变化,会对公司的未来股票收益和基本面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回到A股市场,报告措辞是一个相对于财务数据更“鲜活”的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区别正面和负面的措辞变化,相应构建因子值或事件冲击类策略,总体而言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采取四种方式衡量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同比相似程度。发现财报的变化与负面情绪、不确定性、诉讼的增加以及高管的频繁变
更新时间:2022-10-20 05:59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三十九篇。作者通过实证得出结论:用直接现金流的计量方法可以比一般的计量方法更好地预测股票收益率,而间接现金流的计量方法又往往优于基于毛利润、营业利润或净利润的各种利润表盈利能力的计量方法。
回到A股市场,行业研究员对企业进行估值的步骤和本文的直接现金流法较为类似,从营业收入端开始“抽丝剥茧”最终计算得到自由现金流,再以合理的假设对企业进行估值。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如何依据行业和风格特性更精准地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依据不同的假设来推算得到自由现金流,以更“纯粹”的现金流指标构建因子有助于提高因子表现。
更新时间:2022-10-20 05:59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三十五篇。作者研究了分析师对股票的重新覆盖对市场的影响。作者指出发布重新覆盖和常规上调评级都会引起市场反应,但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一样的。发布常规上调评级报告后,股票价格会迅速调整。而发布重新覆盖报告后,股票价格会持续上涨六个月。
回到A股市场,目前在alpha日益稀缺的背景下,如何从细节入手挖掘分析师数据中的增量信息仍有价值,我们可以从研究分析师的重新覆盖、首次覆盖、评级变化对股票价格的不同影响出发,脱离传统的多因子选股框架,以事件驱动的思维构建分析师重新覆盖组合,例如,借鉴本文做法,排除了合规影响、业绩公
更新时间:2022-10-20 05:58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三十三篇。本文由面到点阐述了股利公告确实包含了有关未来盈利水平的信息。在A股市场中,我们可以尝试探究股利公告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影响和二级市场对股利公告的反应,借鉴文中的事件窗口法,厘清股利变化、分析师情绪(盈利预测的变化)和股价或估值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依托逻辑在相应时点构建组合(例如做多股利公告后,分析师盈利预测上调且伴随积极的市场反应的股票)。
股利变动公告日前后市场的反应,以及股利是否包含未来盈利变动的信息,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此产生的结果
更新时间:2022-10-20 05:58
本报告借助A股和港股市场指数对应的ETF基金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组合,测算发现港股资产的纳入的确能够有效提升组合配置绩效。而对于数量和规模都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动型港股基金,如何选择合适的基金配置并有效控制组合的整体风险暴露,这些都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境内港股基金,海外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全球资产配置正成为境内投资者日益迫切的需求,从互补性、参与便捷性、市场熟悉度和市场估值优势等方面,香港市场都是内地投资者进行海外配置的重要选择,而境内港股基金正是配置港股市场的重要工具。本报告借助境内港股基金产品,在风险平价模型基础上建立能够满足投资者特定风险偏好的目标风险组合,并根
更新时间:2022-10-09 11:05
主要观点
本篇是“学海拾珠”系列第五十九篇,本期推荐的海外文献研究使用企业的现金流特征来判断公司所处哪个生命周期。现金流特征分类法计算简便,且不受分布假设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现金流特征分类下的生命周期对公司未来盈利和股票收益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回到A股市场,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一个较为崭新的视角,可以比较现金流特征法和财务指标法(资本支出、股息支付率、年龄和营收增长率)的分类结果的合理性,用股票收益和盈利增速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评判。此外,我们也可以检验PB-ROE策略、超预期类策略、投机类策略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公司域中的选股效果,**一方面
更新时间:2022-10-09 10:29
本文主要基于陆股通持股明细数据和路孚特Ownership数据库分析外资持股偏好
外资持仓数据介绍。在我国,QFII/RQFII和陆股通是目前外资进入A股市场的主要渠道。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境外机构定期披露的持仓报告中获取其持有A股的信息,例如本文介绍的路孚特(Refinitiv)Ownership数据库。从数据情况来看
更新时间:2022-10-09 10:13
杠杆ETF作为一类创新型ETF,在海外市场交投活跃,主要借助金融衍生工具并通过再平衡机制实现短期收益达到标的收益对应倍数,是杠杆水平稳定、折溢价空间较小、提供多空双向选择且费率较高的低门槛杠杆工具。A股市场在衍生品市场基础工具与投资者需求等层面看已具备发展杠杆ETF的市场基础
全球杠杆ETF稳步发展,美国市场品类丰富且呈寡头竞争格局:
更新时间:2022-10-09 09:37
博时中证红利ETF跟踪的中证红利指数代表了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高股息股票通常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良好、现金流充足、前景光明,确定性较强。高红利策略具有很强的防守性和逆周期性,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中证红利指数从沪深A股中选取100只过去两年的平均税后现金股息率较高的股票,采用股息率加权,以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
中证红利指数历史表现优异。自基日(2004/12/31)以来,截止2020/03/31,年化收益达到9.65%,显著跑赢同期的沪深300 指数(9.10%)和上证红利指数(6.06%)。最大回撤也优于市场和同类指数平均水平,显示了较高的稳定性
更新时间:2022-10-09 09:27
在《FOF 研究系列之七:十个角度看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中,我们对国内公募基金的业绩表现进行了梳理,发现:分年度看,主动管理股票基金在多数年份能够战胜基准;滚动三年业绩能战胜基准的基金比例也一直维持在 60%以上;从更长期业绩看,10 年期业绩战胜中证全指和中证 800 指数的基金比例超过 70%,而在欧美成熟市场,跑赢对应市场基准的公募基金占比不足 20%。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A 股市场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的主动管理,为投资者创造了一定价值。 本篇报告将从业绩归因角度,对国内主动管理公募基金获取的超额收益进行分解,
更新时间:2022-10-09 08:59